|
|
圣索弗若尼,耶路撒冷的牧首 索弗若尼出生于大马士革显赫的家庭中。虽然饱读了世间的诸学问,但是他并不满足,而是追求灵性上的知识。在圣德奥多西修道院中,他选定了一位名叫约安·摩斯库斯的修士为他的灵师,并同他一起走访了埃及各地的修道院,看一看那里的修士们是如何潜心修行的。圣索弗若尼给自己的口令就是:“每日都要学习有关灵性智慧。”他们将所学到的一切编纂成了两册书,名为《灵性草地》。后来,他们来到了罗马,他的灵师约安·摩斯库斯在那里去世,并嘱托索弗若尼或是将他的遗体带到西奈,或是带回圣德奥多西修道院。索弗若尼遵照老师的遗愿,将他的遗体带回了圣德奥多西修道院,之后,自己留在了耶路撒冷,因为当时的耶路撒冷已经获得了自由,已不再受波斯人的统治。他亲眼目睹了从波斯运送荣耀之十字架的仪式,皇帝希拉克略将十字架扛在自己的肩上运到圣城。年迈的牧首匝哈利亚也获释重返回国,但是不久之后就离开了人世。之后,莫德斯图斯接任了牧首职位。公元634年莫德斯图斯离世,有福的圣索弗若尼接任了牧首职位。索弗若尼用其卓越的智慧和热情管理教会长达10年之久。他反对基督一志论异端邪说,捍卫了东正教信仰,基督一志论异端邪说在第六次普世大公会议(公元680年,君士坦丁堡)上受到了谴责,在这之前他就曾经在耶路撒冷谴责该异端。索弗若尼书写了《埃及人圣玛利的生活》,编纂了《大圣水礼仪》,并在一些事奉圣礼仪式中添加了一些新的赞美诗等。当阿拉伯王哈里发征服耶路撒冷时,索弗若尼请求哈里发国王放过城中的基督徒,而哈里发只是假意地答应了索弗若尼的请求。当哈里发开始在城中抢劫,并残暴地对待基督徒的时候,索弗若尼用《耶热弥亚哀歌》向上帝祷告,请求上帝带他离开这个世界,因为他不能目睹圣地遭到如此的亵渎。上帝听从了他的祷告,并于公元644年将索弗若尼接入到天国。殉道司祭圣彼奥尼,以及与他一同殉道的人 彼奥尼是徐利亚的一名司祭。在德西乌斯在位期间,彼奥尼在斯密尔纳遭受了迫害,被判处钉在十字架上,为此,彼奥尼却感到非常欣喜。当士兵们预备好了十字架放在地上的时候,彼奥尼心甘情愿地躺上去,自动地将手臂放在十字架上,叫士兵们拿长钉来钉他。十字架被头朝下脚朝上地插入到土中,并在彼奥尼的头下生起了火,许多人在那里围观。彼奥尼闭上了眼睛内心向上帝祷告。火苗却丝毫没有烧损他的头发。最后火苗熄灭了,人们认为彼奥尼已经死了,但是他却睁开了眼睛,欣喜若狂地惊呼道:“上帝啊,请接收我的灵魂!”,然后就断气了。这位圣人书写了《斯密尔纳的圣颇利卡尔普的生活》,如今在天国中,他可以同这位圣人同享天国之乐。彼奥尼于公元250年荣耀殉道。可敬的西奈的格里哥利格里哥利是圣西奈山修道院院长,是一位伟大的修行者和正义之人。在复活节守夜时,上帝的天使向他转达旨意:前往耶路撒冷参加事奉圣礼,并在当天返回西奈。格里哥利于公元6世纪安祥地离开人世。
圣艾弗提弥( 诺夫哥罗德城主教, 1458 年 )敬迁佩鲁西翁的殉道者埃彼玛霍之圣髑前往君士坦丁堡( 250 年 )圣德奥多拉( 阿尔塔地方的王后,伊庇鲁斯君主弥哈伊尔二世之妻, 1275 年 ) |